以耿马傣族泼水节为载体,通过泼水舞曲MV展现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活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,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《UP耿马》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聚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,展现多民族和谐共处、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,传递了文化自信、民族团结等理念。
耿马歌舞团深耕傣族传统文化,把傣族马鹿舞、象脚鼓等非遗元素融入MV中,以此展现耿马的民族风情、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,展示人们迎接泼水节到来的欢乐节庆氛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案例成效
依托云南广播电视台“吉祥网+海外社交媒体”矩阵,向海外推送相关内容。通过抖音、快手等国内平台辐射用户,借助海外社交媒体(如YouTube、TikTok等)传播,吸引东南亚等地区受众关注。《UP 耿马》及相关花絮累计播放量超千万,泼水节活动报道5天内点击量达850万余次,引发全网对耿马的关注,让“耿马”成为边疆文化名片。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媒体专题报道,提升了耿马文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。海外点击量达410余万次,在东南亚国家引发关注,让海外受众了解中国边疆民族文化与人民生活,助力耿马城市IP的国际传播。
特色与亮点
一是叙事方面。以“泼水节”传统文化为核心,将民族传统歌舞与现代音乐结合,既展现“阳春白雪”的艺术水准,又贴近“下里巴人”的生活气息,兼顾艺术性与大众化。
二是传播策略方面。精准利用新媒体“快、准、狠”特点,通过预热剧透、优化内容排版与时长、关联“云南泼水节”等热点话题提升曝光;借势节日活动密集推送短视频,形成传播热潮。
三是合作模式方面。联动本土网络名人、外部博主共同参与创作与直播,集结多方力量助推传播,形成“官方+网红+民众”的协同宣传模式。
推广价值
以泼水节这一具有国际辨识度的民族节庆为载体,融合傣族传统歌舞与现代流行音乐,让海外受众既能感受到中国的民族风情,又能产生欢乐、祈福的情感共鸣。依托国内短视频平台的海外辐射力,结合省属媒体的国际传播平台,精准触达东南亚等与云南文化相近的地区,同时借助央媒的国际传播渠道提升公信力,借力本土资源,联合网络大V、本土网红共创内容,通过现场直播,利用中外博主粉丝基础和文化亲和力打破传播壁垒,增强内容的“在地化”传播效果。
发展建议
“耿马”作为边疆民族文化符号被持续关注,其“节庆+文化+新媒体”的传播模式值得借鉴,成为中小城市打造特色IP的参考。在以泼水节为重要节庆的东南亚国家,以节庆活动中的互动开展更多的联欢、联动、联庆,促进海外媒体对云南的报道,从而扩大地方影响力,提升边地文化传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