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,施甸县应急广播项目完成1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、13个乡(镇)前端、139个行政村(社区)前端建设,实现县级应急广播平台与融媒体中心的融合对接、资源共享,横向打通县应急管理局、气象局应急信息发布渠道,完成1052个20户以上自然村终端全覆盖,并充分利用现有调频、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实现应急信息的多元化覆盖。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运用过程中,施甸县以应急服务为基础,便民惠民为保障,筑牢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阵地,奏响为民服务“协奏曲”。
一、架起党群“连心桥”,唱响理论“新高地”
施甸县应急广播通过每日中午11:40—12:10和下午18:00—18:30两个时段定时播报时政新闻、理论政策,及时传播党的好声音,宣传党的好政策,并结合本土节目《强支书喊话》《小马桩广播站》等,强化党在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建设,把“沾泥土、带露珠、冒热气”的理论内容送到寻常百姓家,受益群众达83532户、329851人。
二、吹响防灾“集结号”,提高应急“反应力”
施甸县应急广播通过与县融媒体中心的信息资源共享,实现多渠道、多形式发布预警消息与应急信息,扩大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区域覆盖面,做到应急防灾人人参与、人人尽力、人人享有。自2023年9月应急广播投入使用以来,县平台、乡(镇)和行政村(社区)前端累计播报天气预警、野生菌防范、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等信息1.3万余条次,播放时长2000多小时。最大限度发挥应急广播防灾减灾能力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三、奏响振兴“协奏曲”,传播农村“致富经”
施甸县应急广播充分结合本地实际,不断拓展应急广播宣传、服务功能,通过普及科学知识、传递致富信息、服务“三农”工作等,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等各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积极作用。如菠萝社区利用每天定时、循环播放甜柿、葡萄等农业种养殖技术,让群众在田间地头就能收获知识。
四、打造文明“传声筒”,当好群众“贴心人”
施甸县各行政村(社区)通过应急广播不定期宣传党史故事、先进典型、村规民约等,让移风易俗“活”起来,乡风文明“美”起来。通过宣传好人好事好家风,向广大群众宣传崇德向善、孝老爱亲、睦邻友好等理念,营造学好人、做好事、树立好家风的良好氛围。使应急广播成为契合群众需求,听得懂、学得会、好接受的知识“传声筒”。目前,已累计开展乡风文明宣传200余次,推动应急广播成为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有效抓手。